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动力髁螺钉系统(dynitic condylar screw,DCS)治疗股骨髁骨折方法,探讨用动力髁螺钉系统恢复股骨髁和股骨之间的形态结构及效果,我院骨科近2年来已成功实施股骨髁部骨折动力髁螺钉系统固定术33例,随访10~24个月,按Merchan等[1]提出的功能标准评定,优9例,良18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82%.利用动力髁螺钉系统治疗股骨髁骨折固定牢固,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对防止关节僵硬,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为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选择更好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收治按Schatzker分型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Ⅳ型27例,Ⅴ型11例,Ⅵ型16例,合计54例。男34例,女20例,闭合性损伤30例,开放性损伤17例,合并其他重要器官损伤7例,并全部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术后随访6~24个月,根据Ras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评定:优29例,良13例,可8例,差4例,优良率为78%。结论: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应当进行手术治疗,术中必须处理受损的软组织;内固定物的选择应当灵活掌握。  相似文献   
3.
背景:肌源性干细胞易于提取、分离及扩增,在特定条件下可分化为骨、软骨、肌肉等中胚层组织细胞,还可以跨胚层分化为神经细胞等,是组织工程临床用于脊髓损伤修复的理想种子细胞。 目的:观察肌源性干细胞移植对脊髓半切损伤大鼠运动功能的修复作用。 方法:40只成年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移植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均进行脊髓半切损伤,伤后9 d,移植组于伤处移植体外转染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大鼠肌源性干细胞,而对照组仅注射等量PBS,于移植后1,2,3,4周用斜板实验和BBB评分测大鼠的运动功能,同时进行损伤脊髓取材、快速冰冻切片进行荧光显微镜观察。 结果与结论:所有大鼠脊髓半切损伤手术均成功,术后无动物死亡。肌源性干细胞移植后1周,移植组与对照组均有所恢复,斜板实验和BBB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2~4周移植组恢复明显较好,斜板实验和BBB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移植组后肢活动与前后肢活动的协调性明显优于对照组。荧光显微镜观察经诱导分化和基因标记的肌源性干细胞在损伤脊髓组织局部生长良好,并且有沿着脊髓神经束向头尾两侧迁移的趋势。提示脊髓半切损伤大鼠经肌源性干细胞移植后能在损伤脊髓组织局部长期存活并明显改善其运动功能,肌源性干细胞移植对脊髓半切损伤大鼠有修复作用。 关键词:肌源性干细胞;移植;脊髓损伤;绿色荧光蛋白;大鼠  相似文献   
4.
背景:成人与青少年椎间盘突出的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差别很大,国内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青少年椎间盘突出危险因素的研究较少.目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锦州地区青少年椎间盘突出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青少年椎问盘突出患者94例作为实验组,男56例,女38例;年龄9~18岁.居住地为锦州市.对照组患者选自同期因其他非椎间盘突出疾病入院的同年龄组同居住地患者共100例.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椎间盘突出发病的可能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OR>1为椎间盘突出发生的危险因素:OR<1为椎间盘突出发生的保护因素.结果与结论:194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椎间盘突出患者家族遗传OR=6.427,P=0.015;创伤因素OR=17.196,P=0.011;先天畸型OR=31.429,P=0.002;运动过量OR=12.644,P=0.027.结果表明,家族遗传、创伤、先天畸型和运动过量是锦州地区青少年椎问盘突出发病的危险因素.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的预防方案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骨缺损修复是一个复杂的受多种细胞因子调控的结缔组织修复过程。充足的血液供应是维系骨折区,特别是骨缺损、骨不连局部再生的必要条件。低氧诱导因子1能够调控多种基因共同表达,在骨缺损部位可诱导生理功能完整的新血管生成,为各种细胞的成骨分化和成骨活动提供营养支持和代谢保证,促进骨愈合。基因治疗与直接应用低氧诱导因子1同样具有促进骨折区域新血管生成的能力,运用低氧诱导因子1基因于骨组织工程领域以治疗骨缺损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应用低氧诱导因子1转基因疗法能够成功构建骨缺损区域的有效血管网络,加快骨生长,为骨缺损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低氧诱导因子1基因修复骨缺损目前还处于实验阶段,用于临床还需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背景: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后常遗留较大的松质骨缺损,需要有效的植骨填塞和内固定治疗.目的:探讨运用纳米人工骨植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应用特点.方法:由作者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在万方数据库(http://www.wanfangdata.com.cn/)中检索,以"纳米人工骨,胫骨,骨折" 为中文关键词,计算机检索1990-01/2010-12有关纳米人工骨植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文章,经检索共查到相关文献48篇,筛选纳入20篇文献进行评价.同时对采用纳米人工骨植骨结合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42例患者,随访6个月~2年6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8个月,平均4.2个月.按Merchant评分标准,其中优39例,良2例,可1例.检索分析表明纳米人工骨是应用纳米技术制备的生物材料,是一种理想的骨修复材料.人工植骨材料治疗胫骨平台骨折,能有效避免骨折再移位和关节面高度的丢失,与宿主生物相容性好,骨传导性好,无排斥、过敏反应,创伤小,固定牢固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Eph家族(Eph受体和ephrin配体)是最大的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亚族,在胚胎期具有调节细胞粘连或排斥、细胞迁移、轴突导向、突触形成、骨稳态调节、血管形成等多种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Eph家族蛋白在脊髓损伤后表达升高,可能参与神经再生活动[1]。有学者认为其可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颈前路植骨融合中应用纳米人工骨后临床症状的改善和影像学变化.方法:2005-06/2006-06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治脊髓型颈椎病26例,混合型颈椎病5例,颈椎创伤脱位29例,均采用纳米人工骨替代自体髂骨进行60例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植入前根据临床症状行神经功能JOA评分,并予颈椎X射线、CT、MRI等检查.植入后1周、3个月、6个月、1年、1年半随访情况定期复查,行神经功能JOA评分,X射线检查分析椎体高度,颈椎生理曲度等,并将植入前后情况比较分析.结果:60例患者随访≥3个月,植入后均未见过敏及毒性反应,切口愈合均良好.植入后定期拍片复查,可见颈椎骨折者伤椎高度恢复,颈椎病患者未发现伤椎高度丢失,颈椎椎问角和颈前屈基本正常,内固定位置良好,未发现内固定松动、移位等现象.植入前X射线片及磁共振可见C4-5椎体脱位,脊髓受压;植入后3个月X射线可见骨折复位良好,内固定可靠.植入后神经功能JOA评分有明显提高,随访3个月者JOA评分由植入前(9.78±3.15)分增加到(15.25±2.79)分.结论:纳米人工骨在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中效果良好,可以替代自体骨应用于颈椎前路植骨融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RNA干涉技术下调survivin基因表达对人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及促凋亡的作用,为肝癌的基因治疗提供有效靶点及技术。 方法:构建pSU6-si-survivin重组质粒,转染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设空白组、阴性组和治疗组,采用MTT法检测肝癌细胞的增殖活性,RT-PCR检测survivin基因mRNA水平,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组化法检测survivin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技术(FCM)及AO/EB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结果:MTT法检测,治疗组24、48〖JP3〗和72 h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1.43±1.67、39.07±3.80和59.72±〖JP〗7.05,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1)。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治疗组细胞survivin基因在mRNA及蛋白水平上表达均下降,上述产物量与β-actin的比值与空白组和阴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FCM检测治疗组细胞阻滞于G0/G1期,凋亡率为(20.65±1.28)%,与空白组及阴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AO/EB双染色治疗组细胞呈早中期凋亡。结论:重组质粒pSU6-si-survivin可抑制survivin基因在人肝癌细胞中的表达,抑制肝癌细胞生长,促进肝癌细胞凋亡;survivin基因可作为肝癌基因治疗的重要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人工关节置换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Ⅱ(PFNA-Ⅱ)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5例行人工关节置换与44例行PFNA-Ⅱ固定手术的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早期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人工关节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PFNA-Ⅱ组;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9个月PFNA-Ⅱ组要优于人工关节组.结论 PFNA-Ⅱ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